编者按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北京市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近日,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召开,与会者畅谈学习体会,交流思考所得。本版摘登研讨会上部分发言。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内涵 方江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引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中,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充分检验,其人民性和实践性得到充分贯彻,其开放性和时代性得到充分彰显。这里,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这一思想的哲学内涵的认识。 一是坚持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人民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这一思想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深深扎根新时代人民群众实践沃土,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强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强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二是体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实事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围绕深化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加强学术期刊管理与评价等议题展开研讨。 与会者表示,加快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也是经济学者的职责使命。经济学者要积极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与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在促进广大学者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加快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期刊应有效发挥引导和服务功能,鼓励经济学者在立足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提升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上多下功夫,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提供更多学理支撑和有益参考。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首都社科专家深入实际了解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情况,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8月30日,在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崔占辉同志带队,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组织承担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相关研究课题的首都社科专家赴海淀区华熙LIVE五棵松商圈调研。 专家们参观考察了华熙LIVE五棵松体育场馆区文体走廊、M空间、冰上中心、篮球公园,华熙商业区调调街、北叶子、酒吧街、妙趣街、T型走道、东坡道等,华熙LIVE五棵松相关项目负责同志全程介绍了该商圈的目标定位、主要业态以及建设的基本情况。实地参观考察后,专家们与华熙LIVE五棵松相关项目负责同志还开展了深入、热烈的座谈交流。 8月23日,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还组织承担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相关研究课题的首都社科专家赴朝阳区调研了三里屯太古里商圈。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要求,更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8月17日,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报告会。承担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研究课题的首都社科界专家学者,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领导班子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参加。报告会由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崔占辉同志主持。市发改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同志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进展成效、形势研判及下一步重点工作等四个方面对北京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解读,并向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域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希望首都社科界专家学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供稿:智库工作部)
[编者按]著名教育家、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方玄初同志于2023年7月29日6时8分因病于北京去世,享年94岁。方玄初同志1949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南局宣传部教育处干事、中宣部教育处干事、北京景山学校校长、《人民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北京力迈学校校长。1990年11月至1995年4月,方玄初同志在市社科联任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期间,坚决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决定,团结动员首都理论工作者深入开展党的理论研究宣传,推动社科成果转化和社科普及等工作,为加强社科联机关建设、繁荣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方玄初同志病重住院期间,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领导和机关专程看望慰问。去世后家属遵照遗愿,丧事从简。斯人已去,风范犹存。为铭记方玄初同志为推动首都社科事业发展所做贡献,现刊发市社科联、市社科联组织撰写的文章“化为灯火献人间——缅怀方玄初同志”一文,向方玄初同志致以深切哀思。“化为灯火献人间”——缅怀方玄初同志2023年7月29日清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方玄初同志与世长辞,享年94岁。方老于1990年11月至1995年
8月7日,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市评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一行,前往市委党校进行调研,了解党校和党史研究室系统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申报、评选等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和面临问题,听取对下一阶段奖项复评、总评等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听取党校和党史研究室系统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初评阶段工作汇报后,市评奖委员会委员、市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朱柏成指出,市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市委党校高度重视社科奖评选,将其作为做好“党”字号成果、“京”字号成果,推动、提升广大基层党校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下一步的复评、总评等工作中,党校和党史研究室系统将紧密配合、全力支持,为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圆满完成贡献力量。市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才雄指出,本届评奖党校和党史研究室系统初评阶段各项工作开展的十分扎实,推荐上来的成果学术水平高、特色鲜明,充分展现了近年来首都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党建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成就。市评奖办在下一阶段的
8月4日,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市评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一行,前往市教委进行调研,了解教育系统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申报、评选等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和面临问题,听取对下一阶段奖项复评、总评等工作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市教委主任李奕介绍了本届评奖教育系统申报、推荐、初评等工作的总体情况。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在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北京的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丰富,有能力也有责任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参与社科奖评选,对于首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化学科分布、完善成果布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市教委将统筹资源,做好社科评奖“下半场”工作,进一步推动首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牛青山主席对教育系统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初评阶段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教育系统历来是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的“主力军”,本届评选教育系统初评工作组织严密、措施有力,有很多亮点和创新,确保了推荐成果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水准。教育系统在初评阶段工作中有研究、有思考、有创新,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有深度、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对进一步完善、改进、提升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具有重
8月4日,2023学术前沿论坛学会专场立项工作会在北京市社科联召开。北京市哲学会等12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学术活动部负责人张涛介绍了2023学术前沿论坛学会专场资助项目基本情况,通报了2021年学术前沿论坛学会专场审计情况,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崔占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办好学术前沿论坛活动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要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发挥好社会组织党组织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研究方法;坚持人民立场,立足中国现实,回应社会关切,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发声。二是要切实围绕学术前沿论坛“立足学术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聚焦国是民生,探讨发展思路”的论坛宗旨,以繁荣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首都学术界的根本使命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学术活动要研究真问题和前沿性问题;要积极培育人才,成为青年学者成长的摇篮和平台;要把传承和弘扬严谨、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作为学术性论坛的重要使命。三是要加强学会建设。学术活动是加强学会